《北插天山》滿月圓/東滿步道/檜谷線/岩戶線/多崖山/北插天山

這裡提供一條路經,路徑大部分未劃入插天山自然保留區內 (登頂請申請入園)
卻可以最接近北插天山往多崖、樂佩山稜線上,
路徑即標題之滿月圓→東滿步道→檜谷線→岩戶線→多崖山→北插天山

北插天山的山毛櫸迷霧森林

北插天山,
屬雪山山脈的北稜延伸,
每到秋季,稜線上的台灣山毛櫸轉為金黃,
入冬後寒流南下,山毛櫸的枯枝結晶霧淞,
這是山友最愛到訪北插天山的季節,
再加上盛名於百岳前哨站,讓北插天山成為山友攀登標的之一。
然而,自從林管處開始執法未申請入園,且明定插天山自然保留區每天限額100名,
中籤率低讓山友望之卻步,前往攀登北插天山的山友便大幅減少。

目前山友攀登北插天山主要有兩條路徑,
其一從小烏來 ( 1 號登山口) →赫威神木群→木屋遺址→北插天山,
或是走小烏來 ( 3 號登山口) →水源地→木屋遺址→北插天山,
但上述走法,絕大部分皆踏入插天山自然保留區內,未申請則可能受罰。

這裡提供一條走法,路經大部分未劃入插天山自然保留區內,
也就是不用申請入園,可以最「接近」北插天山 (登頂請申請入園)

本次健行走法如下圖:
滿月圓→東滿步道→檜谷線→岩戶線→分前所遺址→多崖山→北插天山→木屋遺址→水源地→東滿步道→滿月圓,
繞這一大圈全程約 11 公里,
但下文僅紀錄本次健行前半段 (上方路徑標示「橘色」約 5.5 公里) 從滿月圓經檜谷線、岩戶線抵北插天山 (即下圖東側路徑),
後半段路徑因廣為人知 (傳統經水源地、木屋遺址上北插) 就省略不談了。

提醒山友,建議手機先安裝「魯地圖」後,依循魯地圖上路線攀爬,
因檜谷線、岩戶線之間的步道系統交織,沒有地圖和指北針很容易走錯。
另請注意!本文分享之路徑大約走到「分前所遺址」便已進入插天山自然保留區界內。

點擊地圖右上方框可另開視窗檢視地圖


(1) 處女瀑布、滿月圓瀑布叉路處 09:04
起點位於北端的滿月圓森林由遊樂區內,這裡位於處女瀑布、滿月圓瀑布叉路處,
沿著指標往東眼山森林遊樂區走,即可接到東滿步道。

(1) 滿月圓森林遊樂區中處女瀑布、滿月圓瀑布岔路口

(2) 東滿步道小憩平台 10:29
沿著東滿步道後往南走,從起登點大約踢 2 公里後,即可抵一林中整地小憩處,此處設有木板凳數張可以休息。

(2) 東滿步道小憩平台

(3) 東滿步道與檜谷線三叉路 10:46
繼續往南走大約走到 2.2 公里,即可以抵達東滿步道、檜谷線三叉路口,
此處已有山友掛上指標,路徑繼續上切為東滿步道 (往西),沿等高線走為檜谷線 (往南)。
我們沿著檜谷線指標方向走,即可接檜谷線

(3) 東滿步道與檜谷線三叉路,往檜谷線方向走

(4) 檜谷線針葉林 11:18
踏入檜谷線,要立即跨過一小溪流,
大約踢到 2.7 公里,即進入一片針葉林,此處坡度較緩,
浸在這段林中小徑,輕盈踏在柔軟的落葉上,大致就可以理解為何稱之為檜谷線。
但我無法判斷這片樹林是否為檜木,因為對我而言針葉林都長一樣。

(4) 針葉林,或許就是這片針葉林,所以稱之為檜谷線

(5) 小小溪流 11:20
大約走到 2.8 公里,需跨越一小小溪流,之後又開始陡上。

(5) 小小溪流

大約走到 3.6 公里處,此處地勢又變緩 (等高線較不密),
各步道系統在此交會,在這裡千萬別走錯路。

檜谷線、岩戶線交接處之步道系統

(6) 檜谷線三叉路 12:07
第一個遇到的岔路會接一東西向路徑 (與檜谷線垂直),
此路徑平行 (位於北面) 北插天山與樂佩山主稜,
大致沿著等高線 1200~1300 公尺朝東西延伸,
路徑往東可接樂佩山與卡保山,往西接回東滿步道,
岔路樹上的指標標示往東可到多崖山,往西到赫威山。

但我在 OruxMaps 上安裝的魯地圖,
卻顯示往東走其實到多崖山的路徑較遠 (我不確定是否有地圖沒顯示的上切可以直接上切),
為求保險,我們還是先往西,沿著指標顯示的赫威山的方向走

(6-1) 檜谷線三叉路口,圖右上方樹上釘有指標

(6-2) 沿著往赫威山指標方向走,即可接岩戶線

(7) 步道接上岩戶線 12:23
從上述三叉路往西大約走 100 公尺後 (離起登點約 3.7 公里),
又會遇到一個三岔路,
這個三岔路往東南方向走即可以接到岩戶線,往西走又是接回東滿步道。
取東南方向走,自此終於接上岩戶線了

(7) 步道接上岩戶線

(8) 人跡罕至的岩戶線 12:34

接上岩戶線後,大約踢到距離起登 4 公里處,又會遇到一處三岔路,
往東南方向走為岩戶線,往西南方向走可接回東滿步道,
續朝東南方向走岩戶線,
過了這個三岔路之後,終於脫離複雜的步道系統交會處。

(8) 人跡罕至的岩戶線

(9) 溪畔的神木 12:51
從上個岔路之後,大約踢 300 公尺 (離起登點約 4.3 公里) 可抵位於溪畔的一神木,續行。

(9) 溪畔的神木

(10) 分前所遺址 13:32
過了神木之後,步道轉為一路陡上,
大約再踢 300 公尺 (全程 4.3 公里) 可抵分前所遺址 (海拔1500公尺),
步道從分前所遺址的南緣走過,因為此次行進速度偏慢,
此地沒有多加停留,但可見遺址入口地形,
有一像被剖開的巨石,石縫大約容兩人比肩過,
過此石縫則是分前所遺址的平台,腹地大概就半個籃球場大。
提醒山友注意的是,從分前所遺址再往稜線方向走,大概就進入插天山自然保留區內

(10-1) 分前所遺址前像是被劈開的石頭

(10-2) 石頭縫大約容兩人比肩過

(10-3) 分前所遺址大約半個籃球場大,前方被山友排了一排酒瓶

(11) 接近多崖、樂佩山主稜的乾溪溝 13:56
從分前所遺址再向上踢 200 公尺左右 (離起登點約 4.3 公里) 即走到一乾溪溝,
此時下午 2 點,氣候轉陰,感覺走到一片迷霧森林,
這裡離多崖、樂佩山主稜不遠了。

(11) 接近多崖、樂佩山主稜的乾溪溝

(12) 多崖、樂佩山主稜上往岩戶線指標 14:03
從乾溪溝很快的就接上多崖、樂佩山主稜 (離起登點約 5 公里) ,
稜線步道上有一指標,標示剛剛走過的步道就是岩戶線,
還提醒山友此步道路徑原始、人跡少 (真的沒啥人來)。

(12) 多崖、樂佩山主稜上往岩戶線指標

(13) 北插天山三角點 14:53
沿著稜線往北插天山方向走,
途中經過多崖山三角點,與路跡非常不清楚的叉路往福山,
大約 500 公尺可抵北插天山三角點。

(13) 北插天山三角點

此次路徑記錄於 2019 年 3 月 1 日,步行速度偏慢,
早上 9 點從滿月圓 (處女瀑布、滿月圓瀑布叉路處) 出發,
抵達北插天山三角點約下午 3 點,
天氣從上午的放晴,過了北插天山後,從小雨、中雨,最後變大雨,
因為不想摸黑太久,改從木屋遺址、水源地接回東滿步道,
回到滿月圓起登處已晚上 7 點。

若山友健腳且早點出發,可以考慮原路折返,
雖然步道人跡罕至,但路跡相當明顯,
只要留意檜谷線與岩戶線步道系統交會處別走失即可。


後記,此行共蒐集螞蝗四隻,其中兩隻成功吸到血。


留言